平民防水新武器:曾經許多用戶在
雨天或其它潮濕的環境中不願意用傳統數碼相機或攝像機拍照或攝影,原因是擔心不慎進水會損壞相機。而VPC-WH1已達到IEC 60529標準規定的最高防水等級— IPX8,能拍攝高清(1280 × 720像素)30 fps動畫,無需擔心會因水和雪而損壞相機。
VPC-WH1在深達3米(10英呎)的水中仍可正常工作。
VPC-WH1不斷 拓寬攝影眼界,倡導積極的生活方式。該機可進行30倍光學變焦,具有卓越的視頻捕捉性能。不論是在城市、海邊還是山地,三洋Xacti VPC-WH1 Dual相機均可全天候用來拍攝各類場景。
使用者實地測試分享圖文:
外觀檢視:
雖然在記者發表會上已經把玩過WH1,不過限於時間與一堆媒體朋友在背後虎視眈眈,所以也沒把玩多久就讓給其他人去用了。
這次的試用雖然也有時間上的限制,不過在筆者零碎的工作時間外,還是盡力了用了這款防水型DV,包括真的丟下水中實際拍攝影片 。
在看測試成果前,先來看一下這一款DV的外觀吧!
這次筆者所拿到的正好是心目中最喜歡的配色,也就是藍白相間的款式。
藍色的部分就是可翻轉LCD螢幕的部分囉。前方正面印上了這款數位攝影機的相關特性。
↓WH1正面LCD螢幕展開與半側面收合後的樣子,以筆者自己的手掌來說,WH1 約整隻手掌收合時可以包住。
↓LCD螢幕與機身相連的轉軸為亮銀色的外觀設計,上面刻出了HD的字樣,看起來頗有質感。
↓為了加強防水性以及強度,WH1的LCD螢幕外部兩角落都用螺絲來加強。
↓類似G-SHOCK手錶錶面設計的鏡頭外觀,一樣為了加強防水性,WH1的鏡頭外部用圓形金屬的金屬環套住,然後加上四顆螺絲迫緊,不過筆者覺得用一般螺絲看起來比較弱一點的感覺,若是能用內六角螺絲,且是黑色的,那感覺一定會有大大的加分作用。
↓鏡頭下方藏了左右立體聲道收音用的麥克風。閃光燈則位於麥克風的下方。至於WH1是否能外接麥克風呢?很可惜答案是不能。
↓將WH1放倒,來看看機頂的配置。
機頂與全機身都是白色的外表塗裝,配上藍色的LCD螢幕外殼,感覺就很夏日陽光動感的感覺。機頂部分的按鈕設計很簡單,只有電源開關以及變焦按鈕。
變焦按鈕在動態影像播放時還可以兼播放音量調整。
整台機身就有三處HD的標誌,LCD螢幕外殼上有,鏡頭前玉上方也有,就連機頂都有。在紅色的HD字樣旁邊,因為同樣是白色的塗裝設計,不過還是可以看的出來是「WATERPROOF」。
↓進看一下機頂按鈕的樣子,電源開關在最後方,按鈕的設計比機身平面還要低一些,所以開機時必須要用指尖來壓按開關比較方便。
變焦按鈕體積很大,想必是為了潛水時戴手套,或者是冬天戴手套滑雪方便壓按使用。
↓機頂的配置不是一體成形的,而是組合的方式。因此為了防水性能提升,在機頂前方用兩顆螺絲迫緊。
↓WH1啟動拍攝用的按鈕都是設計在機體尾端,就跟其他兄弟機一樣,操作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WH1的按鈕的外型設計比較特別一點,在錄影、拍照以及選單的按鈕上多了止滑的設計,且按鈕的尺寸也比較大。
但是筆者覺得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SET的四方向搖桿似乎是小了點沒帶手套時就已經不太好操作,若是潛水滑雪時帶著手套,筆者真的不知該如何操作SET搖桿了。
↓雖然WH1的電池是可取下的,不過若是要對WH1的電池充電,除非是買副廠的電池座充,要不然只能將電源線插在WH1上直接對攝影機內的電池充電。
因為可水下三米以內的潛水設計,所以電源孔也用防水膠條保護並且確實密和。
↓這是WH1另外一側邊的樣子。在30X下方的按鈕,是WH1專屬的側面錄影按鈕,也就是說不一定要按下WH1尾端的錄影按鈕才能啟動錄影機能,直接按下這邊的按鈕也是可以的。
↓側面錄影按鈕的尺寸還不小,就算帶著手套也可以很輕鬆的操作
↓現在打開機底的電池艙蓋給各位看看。
WH1的電池還頗大一顆,相對的電容量也比較大。
這次筆者測試下來,中間只充電了一次。一顆電池充飽之後,筆者用8GB的記憶卡來拍,拍到記憶卡用完之後還有一半多的電力。不過這只是簡單測試,還是要看使用上的習慣。
↓電池艙蓋的開關也是經過特別的設計,必須要壓下照片中黃色的點,然後才能撥動開關進而打開電池艙蓋。
↓由機尾看LCD螢幕打開的樣子,看似體積有點大,不過其實還好。整台重量也不重,筆者雖然再測試時大都是用腳架,不過由車上往外拍是手持,其實也還好。
唯一比較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就是外觀上可以更人體工學一點。
↓看了鏡頭、看了外接電源孔,也看了LCD螢幕,那記憶卡到底是在哪邊呢?因為這一款不是硬碟式的設計,所以儲存檔案是用記憶卡的方式。
以時下記憶卡式DV主流,所使用的記憶卡為SDHC,WH1也是採用SDHC記憶卡為主要的儲存媒體。至於記憶卡室是在哪邊?打開LCD螢幕就可以看到了。
↓要怎麼打開記憶卡艙蓋呢?可不是直接扳開蓋子就可以,必須要先將扣鎖往上扳動,讓紅色的標誌出現之後才可以向下扳開記憶卡艙蓋。
↓這是記憶卡艙蓋打開的樣子。除了記憶卡槽外,還有mini-HDMI連接埠與USB連接埠。
↓白色的部分就是防水橡膠條。切記下水前一定要將所有蓋子打開,然後徹底清潔橡膠條之後,再確實的關上,這樣才可確保不入水。
↓無聊先下水玩一下。正好浴缸放了水,於是先不開機的狀態下將WH1丟下去,然後放個五分鐘後拿起來開機,果然不是騙人的廣告,下水之後再取出開機,依舊可以正常Work。
↓開機後將LCD螢幕伸入水中。依舊正常的可以隨便你使用。
↓再將WH1開機的狀態下,鏡頭與LCD螢幕部分入水,還是OK啦!
↓示範一下使用側邊錄影按鈕時,要怎樣握持WH1,基本上原本正常拿法時,變焦是用右手食指來操作,現在食指變成按下錄影鈕之用,變焦設定就交給拇指。
↓其實這樣的握法不是很舒適就是了。
↓隨WH1的包裝盒中還有一組專用的手腕帶,這是裝起來的樣子。筆者強烈建議一定要裝,因為WH1機體的表面其實還蠻光滑的,若沒握緊會有滑落之疑。
實際測試之照片篇:
ISO測試
不免俗的,ISO測試項目是一定要進行。WH1的ISO設定最低為ISO 50,最高為ISO 1600。
不過這是在靜態拍照才能設定的項目,動態時則是WH1自動會調整。
在看ISO實際測試照片時,筆者先來說說自己對於WH1的ISO表現。
基本上筆者最高可接受的設定為ISO 400,再上去除了噪點變多之外,以110萬像素的解析度,其實高ISO的表現好或壞,也就不是重點了。
↓拍攝場景
水中錄影範例:
SANYO VPC-WH1 訂購官網 http://sanyo.shop.conn.tw/pro.php?id=4449&member=af000039229